艾灸疗法的起源

2020-12-05
古人云:“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,必须灸之。”

那么,灸法到底起源于什么年代?古代文献典籍对此都有哪些记载?艾灸为什么能发挥针、药不能起到的疗效?现代医学是如何揭示灸疗奥妙的?






艾灸疗法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


灸疗历史悠久,堪称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。据考证,艾灸疗法的产生早于方药,就针灸而言,灸法可能更先于针法。有关艾灸的起源,多数学者推断,这一疗法的出现不会晚于原始社会。


艾灸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证可考,但因其用火,所以可追溯到人类掌握和利用火的旧石器时代。火的使用让人们认识到,用火适当熏烤或烧灼身体的某些部位,可以减轻或治愈某些病痛。


于是,远古的先民就采用火烧灼身体固定部位的方法治疗疾病,艾灸从此也就产生了。后来,又经过不断实践,人们最终选用了既易点燃又有药理作用的艾草作为艾灸的主要材料,于是将这种方法称为艾灸。




最早的对灸法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
1973年,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《足臂十一脉灸经》、《阴阳十一脉灸经》,是目前能检索到的首次记载灸疗的医学典籍。其所提到的各种经脉病证及心痛、癫狂、咳血、耳聋、瘰疬、癃、噎等急难病证,均可采用灸疗之法。
▲马王堆出土的关于艾条的帛书

伴随着中医的发展,艾灸也在不断完善。

东汉医家张仲景,提出“阳证宜针,阴证宜灸”的见解。在《伤寒论》中,涉及有艾灸的内容12条,许多条文有“可火”,“不可火”的记载。



三国时出现我国最早的灸疗专著——《曹氏灸经》,总结了秦汉以来艾灸的经验。到两晋南北朝时期,艾灸已被运用到预防疾病,健身强体等方面,而此时瓦甑灸的发明,为日后的器械灸打下了基础。

到了唐代,医学家孙思邈提出采用艾灸预防传染病,艾灸某些热性病的理论,并开创了艾灸器械运用的先河;至此,艾灸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,并有了专业的艾灸师。


宋元时期艾灸备受重视,国家医疗机构——太医局设针灸专科。北宋灸学著作《铜人俞穴针灸图经》详细地叙述了经络,俞穴等内容;王惟一制造了两具我国最早进行针灸研究的人体模型——铜人,这些对经穴的统一,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。此时,人们还发明了利用毛茛叶、芥子泥、旱莲草、斑蜇等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穴位,使之发疱,进行天灸,艾灸的方法。

明代是针灸的发展高峰时期,《针灸大成》,《针灸大全》,《针灸聚英》等一批针灸著作相继问世。人们开始使用艾条温热灸,桑枝灸,神针火灸,灯火灸,阳燧灸等艾灸。


明末清初世乱纷纷,历朝名医编撰之典籍多数惨遭流落,针灸亦只在民间流传,至此艾灸的发展进程遭受重大打击。时至清末,由于西方文化的流入,艾灸法陷入了停滞发展时期,但由于其简便安全,疗效卓著,因而得以在缺医少药的民间流传下来。

近年来,国内外出现了“中医热”“针灸热”,艾灸也随之复兴,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出现了很多新型艾灸方式。例如艾本善·智能全身灸:


艾本善·智能全身灸是中医艾灸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新型艾灸方式,其特点在于采用精选品质艾绒配合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智能艾灸床,对人体全身经络及穴位进行循环施灸,与传统点对点的艾灸方式相比,智能全身灸的效率显著提升,艾灸面积更大!艾灸效果更深入!艾灸感受更舒适!

艾本善·智能艾灸床遵循“明火微烟,全身封闭施灸”的科学艾灸方式,具有自动点火、自动摇摆、智能排风、烟雾净化物理红光、时长调节功能,让体验者在洁净、温暖、舒适的环境中享受全身艾灸,避免了传统艾灸的紧张感和局限性,不必遭受烟熏火燎灼伤皮肤之苦,让您在睡眠中就能享受智能全身灸轻轻松松收获健康。

艾本善·智能全身灸传承了中医整体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采用“排(寒)、通(经)、补(阳)”三步曲,灸通灸透全身,对人体周身气血进行调节,促进循环调理脏腑扶阳健体,固本培元



艾灸作为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自古以来也一直对世界医学有着深远影响,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

迄今为止,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我国的艾灸作为解除患者病痛的调理方法之一。作为我国的医学瑰宝,艾灸也应走入寻常百姓家,为解除人们的病痛,造福于民创建奇功!


更多精彩,长按扫描二维码
关注艾本善公众号



0b1c698831968b3a523d3f78db7dfe5.jpg


分享